小學 資料來源:2023全新版58間小學精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龍禮賢學校可以說是實施靈活課時安排的先鋒。學校自2000年9月開展全日制以來,全面推行逢周一至五,午飯後不上學術課,改為功課導修課、聯課活動、團契及公民教育周會,令學習生活更加多元化。
|蘇吳玉英校長表示,當時有這樣的安排,是考慮到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在午飯後都感到很疲憊,教與學都不在最佳狀態,反而將課堂集中在早上,學習效果更好。蘇校長指出,該校的上課時數,其實並沒有比一般學校少,因為學校實行循環周上課,每6天為一個循環,雖然只得半天授課,但透過適當的課堂編排,反而有利學生愛上學習;加上豐富的活動,能令學生更加投入校園生活。「學習並不是用知識塞滿腦袋,學生需要有空間,各方面要平衡發展。」
逢星期二及四的午飯時間後,學校均讓學生自由參與一體一藝的聯課活動。
|蘇校長解釋,有些小朋友的強項的確未必在學業上,但在音樂、體育、戲劇方面等,可能表現得很出色,所以此安排能啟發學生的潛能。藝術活動的選擇相當多,通常在校內進行,例如樂器小組、戲劇、水墨畫及陶藝等。體育活動方面,校方還會安排專車接送學生到專業場地參加特別活動,如欖球、滾軸溜冰及攀石等。蘇校長說,學生選好了該項活動,一學就要學一個學年,過程中能夠學會專注和堅持,而且不同年級的學生都會一起進行活動,讓學生之間的關係能更緊密。
| 蘇吳玉英校長表示:「我們教育學生的基礎,是從關愛開始的,繼而提供一個平衡模式,因材施教。我們深信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恩賜,所以為他們提供發揮潛能的平台。最重要是讓孩子喜歡上學,我不時聽到學生說,即使生病了都仍然渴望返學校,我覺得這就是學校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