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健康 撰文:Elizabeth 攝影:Patrick 模特兒:陳先生、陳悠一 資料提供:蘇頌良/明德國際醫院兒科專科醫生
兒科專科醫生蘇頌良表示,在1990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燒傷是最常見的燙傷是在家中發生。有報告顯示,燙傷的傷者中超過90%傷者為0至4歲的幼兒,其中大部份是被灼熱的液體燙傷,尤其是熱水、熱茶、熱粥、熱湯及熱油等,當中只有4%傷者是被火焰燒傷。
大部份孩子的傷勢並不嚴重,受傷面積很小,只是涉及體表面積(BSA)小於5%,大多數燒傷傷者是男孩,原因是男孩較喜歡對熱騰騰的液體進行探索,也喜歡把容器內的液體倒出來,因此而被燙傷。
大多數被燙傷的孩子傷勢並不嚴重,受傷部位僅涉及皮膚的表層,所以不會留下嚴重的疤痕。
步驟1:家長先將孩子受傷的部位浸在涼水(非冰鎮)中15至20分鐘。
步驟2:用涼的毛巾或冷敷被燙傷的部位,藉以減輕傷處疼痛及腫脹。注意千萬別以冰敷。
步驟3:家長在孩子的傷處塗上抗生素藥膏,例如桿菌肽、岩藻糖蛋白或蘆薈凝膠。
步驟4:如有需要可以給孩子服用撲熱息痛或布洛芬,藉以減輕疼痛感覺。
視乎穿透皮膚深淺來分類
燙傷通常按其穿透皮膚的深淺程度來進行分類,皮膚被灼傷得越深,形成疤痕受傷口受感染的風險會越高。同樣,受影響的皮膚表面積的大小也會影響嚴重程度,受傷面積較大也會導致較高的感染風險。最後,被燒傷的部位,其功能受影響的程度也有不同,例如面容、腹股溝及四肢被燒傷,可能會對將來的功能產生巨大影響。
注意1:不要冰敷
千萬別使用冰水或冰敷傷處,因為會令病情加劇。
注意2:不要塗油
家長亦不要在孩子的傷處塗上油脂、牛油或油,這樣對於減緩傷處的疼痛沒有幫助。
注意3:化學物品所傷要求診
倘若孩子燙傷並非熱損傷或與熱有關,而是與化學物品或電有關,家長則需要盡快帶孩子求診,由醫生為他們進行評估及治療。
注意4:傷及四肢要求診
如果孩子的手、腳、面容、腹股溝被燙傷,家長應該盡快帶他們求診。
注意5:有機會影響功能
燙傷的部位病情可能會加劇或會受感染,因而變得難以治癒,若是影響到手、腳或面容等重要部位,有機會影響到其功能,甚至可能會導致毀容。
注意6:治癒時間不定
燒傷後康復時間長短不定,需要視乎被燙傷的程度及位置而定。
勿讓孩子入廚房
家長必須要小心注意家居安全,千萬別在室內隨處放置盛載了熱騰騰的液體的容器,避免孩子將它打翻而發生意外。此外,家長亦應該禁止孩子進入廚房,當家長為孩子調校沐浴用的水時,應先以自己的手肘測試水溫,並以溫度計量度溫度,溫度適合才給孩子沐浴,以免他們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