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月心得 授權:Yolanda 媽媽世界
大家可以看到有兩個行李袋,其實一個是走佬袋,一個是BB出院袋。
其實醫院已經給了一個清單給我,但根據過往的經驗,我特別添加了一些物品。趕快一起來看看2020年走佬袋必備物品list~
收拾走佬袋的秘訣就是 — 不要帶太多東西。除非是在私家醫院生產,那便像旅行一樣大包小包。但在公里醫院生產的話,備齊最基本的用品即可。而且生完照顧BB本身已經十分耗費精神,不會有更多注意力檢查隨身物品是否帶齊,所以走佬袋越簡單越好。
1. 水樽
醫院要求自備水樽,我亦帶多一個熱水樽。
2. 旅行頸箍
這其實是平時旅行用的頸箍,但我用它來做我坐的水泡。因為前兩胎都是順產,今胎都希望是順產。有經驗的孕媽媽會知道,有傷口時就不可以直接坐下,需要一些cushion來緩衝,而旅行頸箍就是我的cushion~注意不要挑選太軟的頸箍。
3. 廁紙
醫院要求要帶廁紙
4. 救命餅
醫院並沒有需要產婦自備零食,但假如孕媽媽晚上生產,體力消耗會非常大。生完寶寶安頓下來後可能已經深夜,這時醫院可能才會提供牛奶餅乾等食物充飢。所以自己可以準備一些零食,在有需要時補充能量。
5. 拖鞋
可能有孕媽媽會忽略這一點,最好自備拖鞋~
6. 孕婦衛生巾
產後惡露會持續二至六周才能完全排出,而一般產婦留院二至五天,二至三包孕婦衞生巾是必備的。我準備了兩款孕婦衛生巾。一款類似普通粘貼式衛生巾,另一款是墊入式內褲。
7. 網褲
孕媽媽必備的網褲,可代替平時的棉內褲,基本上一天一換就可以了。
8. 其他日用品
護膚品,牙膏牙刷,梳子。
9. 充電器
相信這是所有孕媽媽的必需品:充電器!與家人聯繫、記錄寶寶吃奶情況等都需要用到手機,所以要記得帶好充電器以及充電寶。
10. 關於衣物
基本你穿什麼衣服入院,就會穿什麼衣服出院。除非大汗淋漓,每隔幾個小時就要換衣服。建議只帶連衣裙、外套及內衣褲。
11. 防疫用品
孕媽媽為了周全的保護自己和BB,最好帶一些消毒防疫用品,比如口罩、消毒噴霧、搓手液等等。
超簡單走佬袋就這樣收好了!接下來開始介紹寶寶的出院袋。
寶寶的出院袋也很快完成啦!希望這個分享可以幫助準媽媽更好的準備走佬袋。
作者Facebook專頁:Yolanda 媽媽世界
作者Youtube頻道:Yolanda 媽媽世界
原文鏈接:第三胎的走佬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