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小攻略|迎接小一新生活 開學前做足準備 調整作息+適應新環境+家校合作

升小攻略|迎接小一新生活 開學前做足準備 調整作息+適應新環境+家校合作
日期:2025-08-13
9月是新生活開始的象徵,孩子升上小一後要迎接全新的學習模式,未來6年都會在學習新知識,體驗新課程,日程更規律,學習內容也更豐富,可能一開始未必會習慣,由6大方面與小朋友作好開學準備,讓家長和小朋友都可以開心迎接小學生活。

小一7大開學準備

小一開學準備1|文具及裝備

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學當然少不了準備文具,市面上有很多新奇怪趣的工具,讓人眼花撩亂,加上多功能的筆具、筆盒和各種卡通造型的文具容易讓小孩分心。

 

開學用具必備:

筆:簡單實用為主,不用準備太多支鉛筆,三支已足夠,最好用粗身筆或者三角筆方便掌握正確揸筆姿勢。

 

水樽:不要準備容量過大的水樽,只會加劇書包重量,因為學校設有水機,所以帶備300-500毫升水樽即可。

 

書包:購買寬闊、帶有厚墊的書包為小朋友肩膊和脊椎分散壓力,背部有軟墊或腰帶的書包,可以提供支撐效果。

 

包書:小朋友比較粗心大意,用透明磨砂包書能保護書本乾淨整潔,又方便分辨姓名和科目。

 

 

小一開學準備2|作息調整

小學時間作息規模,與幼稚園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了午睡時間,家長讓小朋友習慣小學作息生活,譬如在開學前一個月,開始晚上固定睡覺時間,保證8至9小時睡眠,逐步減少午睡時間,開學前兩個星期,模擬上學時間起床以及學校午餐時間用膳,並徹底取消午睡,養成早睡早起的節奏,並克服午餐後的渴睡時段,保持清醒活動。

 

另外,建議家長可以利用視覺化時間表,制定好時間表放在家裏的當眼處,幫助小朋友理解每一日流程,包括起身、食飯、遊戲、溫習、洗澡和睡覺時間,以便小朋友清晰知道要按照時間表生活,減少未知的焦慮。

 

調整作息並不可以一刀切,需要時間和耐心,節奏太急促,可能會引起小朋友的反感,反而達不到預期效果。

 

 

小一開學準備3|訓練自理能力

基本上,當小朋友上小學,老師都認為小朋友已具備一些自理能力和技能,包括自己去洗手間、收拾書包、自己吃飯和自己穿外套等等,這些能力並不能一晚就練成,需要家長在平常生活中一直堅持不懈地訓練和嘗試。不少家長一直認為自己的子女依然年紀尚小,不能完成一些動作,即使成功做到亦浪費了很多時間,但其實重點是讓小朋友參與其中,經歷失敗也好,只要最後成功就可以,若果家長或是工人姐姐一直幫忙的話,即時長大了,小朋友也掌握不到生活技能,因為這些技能並不是隨時間長大就會自然學會,而是需要一試再試,所以家長要學會放手和信任,亦要容許小朋友用自己的節奏去完成,不能期望年紀上小的他們能用大人的方法做好每樣事。

 

小一開學準備4|提升專注力

幼兒園升小學的過程,代表着遊戲日常轉至學習日常,家長不可以期待小朋友會靜靜坐在學校幾小時,即使是每堂之間,小朋友都需要活動伸展的時間,另外不同小朋友的覺醒狀態和專注程度也有不同,有時在放學後,可能子女真的很累,那麼就應該讓他們先休息、吃茶點,充足休息後,再開始溫書、做功課等需要專心的任務。

 

6歲的小朋友專注力只有20至30分鐘,不要過分要求。提升專注力的另一個方法,是在家裏設置一個專屬的學習區,讓小朋友知道當進入這個區域時就需要專心,另外需要放入計時器,因為五、六歲這個階段,時間感知能力依然在發展中,他們並不能真正理解和判斷時間的長短,計時器可以幫助了解15分鐘的時間概念,不讓他們覺得時間無限長,導致灰心扭計。

 

做功課小貼士

有複雜的作業時,不妨分拆來做,例如先做一部份,休息或者吃飯後再做餘下的,讓小朋友每完成一小部份就有一種成就感,逐步建立做功課的信心。

 

 

小一開學準備5|適應新環境

1.實地考察:在學校活動,家長預先帶子女熟習學習的環境,例如班級樓層、洗手間位置、遊戲室位置等等,如果不能事先到場,亦可以透過網上的圖片,讓小朋友有個環境概念。

 

2.模擬情景:家長可以預先同小朋友討論一些情景,例如和同學爭執時、找不到書本、被老師責罵等學校日常,讓小朋友嘗試去理解、預習當下的感受和緊接行動,例如找不到書本時應該告訴老師等。

 

3.熟習遊戲:小息時,學生們當然會一起玩遊戲,玩遊戲的前提需要知道玩法,家長可以在家裏預先教子女遊戲的玩法,譬如猜皇帝、五子棋、飛行棋等等,讓小朋友可以透過遊戲去社交。

 

小一開學準備6|及早和學校溝通

如果學生有特殊教育需要,建議家長盡早告知學校,讓學校多一份理解和支持,使老師不用再多花時間去猜測學生是否有特別需要,而可以更快更直接地去提供幫助和不同的輔導,亦可以透過症狀直接提供正確的幫助和安排,讓學校及早安排「個別學習計劃」,針對學生的學習需要去提供資源、靈活課堂安排和課堂調整等等。

 

 

小一開學準備7|家長心態

家長都擔心子女會輸在起跑線,會為子女報讀各樣的補習班和興趣班,其實剛升小學的時段,應該避免過早灌輸小朋友大量學術知識,甚至進行超前輔導,剝奪了小朋友休息嬉戲的時間,這些都會影響小朋友對學習的興趣,甚至會因為能力以外的要求而產生挫敗感。認知發展的基礎是情緒穩定,而不是學習越快越好,而攀比只會讓小朋友自卑,家長着重的應是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表現,在成長過程中,小朋友的韌性和自我調節等能力才是會陪伴一生,並能持續向前奔跑的關鍵,反而硬記知識只會是曇花一現,過眼雲煙。

 

孩子不願上學應對法

小朋友不願上學,其實有很多原因,家長要對症下藥下,首先要了解子女為什麼不願上學,可能因為學校要測驗、老師很惡、沒有朋友、時間分配很緊張、跟不上課堂內容、不敢舉手去廁所、想念父母、覺得不安全等。

1. 了解原因再有下一步對策,不能先入為主的認為子女是懶或只是普通扭計,要先聆聽他們的感受。

2. 保持每晚的「Pillow Talk」,並用開放式問題去問子女,例如「今天學校發生了什麼事」、「今天和朋友玩了什麼」、「有沒有開心事想分享」等,讓小朋友將學校不同事情都說出來,不要問「今天乖不乖」、「做了功課沒有」這些有既定答案的問題並不能了解小朋友在校園的生活。

 

 

照顧者自我覺察

家長們覺察自己的狀況,是否在育兒過程中已經瀕臨情緒崩潰、激動的狀態,當出過激的句子語言時,需要停一停,並嘗試用平靜的語言告訴子女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已經累了,因為一些原因而感到生氣失望,需要空間獨自消化,暫時不能和你繼續溝通。有如育兒「先處理情緒再處理行為」,同樣地,家長要先處理自己再處理小朋友,當沒有能力照顧自己時,更沒有空間和能力照顧小朋友,即使父母是照顧者,是強壯的後盾,但都需要自我空間。

 

原文刊登於《媽媽寶寶》443期
雜誌詳情及訂閱優惠:http://bit.ly/42qpzP8

小學直擊|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建立有愛校園特設無功課日 發展學生多元潛能
小學 2025-08-01
小學直擊|福建中學附屬學校6大學院課程 學生按興趣選修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小學 2025-07-30
小學直擊|一條龍名校 — 英華小學 專為男生設計的課程體系 培育學生多元發展
小學 2025-07-01
小學直擊|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獨特寄宿課程掌握生活技能
小學 2025-06-01
小學直擊|Stamford American School 全新高中校舍秋季啟用 「一條龍」教育模式 鞏固IBDP基礎 獨創STEMinn課程 融合AI教學
小學 2025-05-14
小學直擊|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學 為「5星」畢業之路打造學習遊樂園
小學 2025-05-01
小學熱話|2026/27小一直資私立入學 一文睇清開放日+申請時間+學費 (持續更新)
小學 2025-04-25
小學直擊|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 多元智能培訓 以生命教育建友愛校園 培養樂學精神
小學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