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直擊|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擁抱科技學習 平板電腦學習 配合電子時代學習需要

小學直擊|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擁抱科技學習 平板電腦學習 配合電子時代學習需要
日期:2025-09-02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秉承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致力提供全人教育。學校以學生為本,透過多元化的課程與活動,培養學子成為品德端正、學識淵博、心懷社會的未來棟樑。學校擁抱科技,與時代並進,鼓勵學生創作、創造,用同理心關懷社會,解決問題。

學校願景

學校以基督為典範,實踐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教導學生以愛待人、多角度思考、明辨是非、持守真理、追求公義、活出道德勇氣,並效法基督,以關愛培育學生,讓學生能尊重自己、欣賞他人、與人為善、關心社會;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培養學生創科能力,實現自我及追求卓越,放眼世界,成為未來的領袖。學校篤志傳揚基督福音精神,以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推行全人教育;秉承校訓「力學明德,仁愛樂群」來訓勉學生,讓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均衡發展,活出真、善、美。

 

 

課堂時間安排

學校的課堂時間安排是採用循環周,即按照「 Day A 至 Day G」的週期模式循環運作,確保學生有系統地學習基礎學科知識。下午的時段則較為靈活,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導修課,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師進行功課輔導或讓學生參加課外活動;二是逢星期五下午,安排聯課活動或校本 LACE ( Learning. Across Curriculum & Exploration )課程,由各科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主題式活動,例如理財教育、反毒品講座(如近期關注的「太空油」問題),或邀請專家進行分享。這些活動會隨社會議題或教學目標調整,並非每週重複,以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

 

 

生涯規劃教育

學校的生涯規劃並非傳統的職業導向——到各大公司參觀、了解而已,而是聚焦兩大範疇:一是「中小銜接」指導,及早幫助學生思考及規劃未來升學選擇,了解中學生活;二是職業啟蒙教育,透過多元職業接觸,拓寬視野,而非過早限定職業路徑。學校注重激發夢想,安排不同學習體驗或活動,讓學生對不同工作範疇或領域產生興趣,例如邀請校友到校,分享真實職場經歷——包括記者、運動員、疫苗研發員、醫護人員,甚至旅遊大使等。是校友以「學兄學姐」身份回校,講親述自身經歷和奮鬥的事蹟,使學生更易產生共鳴。這種安排而非傳統嘉賓,也不只限於高階職業的分享和體驗式學習,而是既向學生展現社會多元角色,也破除職業局限和傳統的觀念。透過這種模式,學生既能認識社會運作的多元性,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升學自主性與職業探索的精神。

 

 

光纖入課

學校早在2018年便展現前瞻性的教育視野,當時毅然投入百萬資金,在全校鋪設光纖網絡。這項基礎建設工程歷時半年完成,為後續的科技教育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當時推動「光纖入課室」的決策,源自深刻了解到STEM教育與電子學習將成為未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若缺乏穩定快速的網絡環境,當30個班級同時使用電子設備時,勢必面臨網絡壅塞等的問題。這不僅會影響教學流暢度,更可能打擊教師使用科技進行來教學的信心。事實上,正是這項超前部署,讓學校在疫情突然來襲時,能夠無縫接軌遠遙距教學,而經過疫情期間的密集實作,教師們的數位教學能力也獲得顯著提升。

 

平板電腦學習

學校自三年級下學期已開始推行BYOD(自攜裝置)計劃,。其核心理念絕非僅為減輕書包重量,而是配合電子時代學習的需要,讓實體書與數位工具平衡運用。平板電腦主要用於即時互動教學(課堂問答、即時反饋)、課前預習與課後延伸學習,以及多元教育程式的應用。同時也會維持使用實體教科書,保持紙本閱讀的觸感。平板電腦只是一種輔助,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透過平板電腦即時回答問題,教師可以立即掌握全班學習狀況,讓教師能即時調整教學內容與節奏。電子學習的價值不在於取代實體書本,而是透過多元平台讓學習更生動有效。教師在教學中扮演着無可取代的角色,特別是在情感連結、觀察學生非語言訊息(如表情、情緒變化)等方面。對於較為被動或有特殊學習需求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的個別關懷與輔導。電子學習策略是讓科技成為教學的助力,而非取代教師的角色,實現「科技輔助人文」的教育理念。

 

 

老師持續進修

學校一直非常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老師們團隊一直在「學與教」上精益求精,特別在科技應用領域上持續深化。疫情期間更展現教師團隊的應變能力,由校內數位電子科技較佳的老師自製教學影片,逐步引導同事掌握Zoom遠距教學平台的操作技巧,從最初的基本功能如畫面分享,到後期進階的互動教學設計。隨着 AI 時代來臨,科技減輕行政負擔、提升備課效率,老師可以預留更多的時間與心力,為學生的學業、情緒和潛能上面作支援。

 

 

「兩文三語」教育

在推動「兩文三語」教育方面,學校採取全方位策略,致力營造豐富的語言學習環境。在普通話教學上,除了正規課程外,學校特別安排具國內生活經驗的資深教師任教,並透過星期一普通話日、攤位活動、話劇表演及演講比賽等多元形式,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而英語教育更是重點強化的領域,除了每天的正規英語課程外,學校還自資外聘外籍教師,並結合教育局提供的NET 教師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外籍教師每週都與學生進行故事會,打造沉浸式英語環境,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能自然使用英語交流。學校亦也組織英語辯論隊、面試技巧講座等特色活動,並引進AI學習平台,這個智能系統能根據學生程度,自動提供適性化練習,涵蓋聽、說、讀、寫全方位訓練。

 

音體藝發展

學校在體育與藝術教育方面也採取多元發展策略,致力培養學生的全人素養。在音樂教育上,我們學校不僅開設常規課程,更創新地設計跨學科教學,如結合音樂與視覺藝術的「環保樂器製作」,創作兼具美學與功能的樂器。同時,校內亦有豐富的樂團活動,包括管樂團、弦樂團、敲擊樂團及夏威夷小吉他等,讓學生能根據興趣選擇參與。每年舉辦的「學藝薈萃耀油天」和「讓我閃耀」才藝展演,為學生提供展現才華的舞台,當中涵蓋不同的樂器演奏、合唱及朗誦等表演。體育教育方面,學校非常關注兒童肥胖問題,鼓勵學生在課息間在不同區域做運動,除了傳統籃球班、足球班外,亦開也開設體操班及花式跳繩等特色課程,提升學生運動興趣。

 

 

川流教室

學校在推動科技教育方面展現獨特而創新的課程設計理念,將STEM教育擴展為更具深度的校本 STR²EA²M 課程。這個獨特的課程設計不僅包含科學、科技術、工程與數學等核心元素,更融入天主教宗教價值( Religion )與閱讀素養( Reading ),強調科技創作應以改善人類生活為最終目的;同時重視藝術美學( Art )與學習態度( Attitude ),培養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兼顧美感與品德。另外,學校特意把原有的自主學習中心改建為「川流教室 INNO CENTRE 」。教室名稱寓意學生的思維如川流般不息流動,希望同學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Problem-based Learning 。學校在推行校本 STR²EA²M 課程時,注重培養學生自小懂得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需要,關愛弱小,瞭解社會上不同人士,例如為長者或傷健人士的需求,並運用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以同理心來設計輔助工具,或為劏房住戶解決生活難題;疫情期間,學生也自主研發的自動消毒地毯。

 

 

家校合作

學校每年9月尾底、10月頭初,都會舉辦「我和老師有個約會」活動,讓家長可以提早和老師去傾談,了解剛開學後子女的學習情況等。各科任老師也會介紹未來一年學校及科務的發展及學科要求和注意事項等,家校彼此互相配合,共同培育學生。另外,學校每學期都會有舉辦家長小組聚會和早餐聚會,透過聚會,讓老師和解答家長疑問。

學校也常設有家長教師會。毫無疑問,家教會是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組織,也是一道促進家校溝通與合作的重要橋樑,通過雙向溝通和互動,共同為學生的福祉,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攜手同行,砥礪前進。另外,學校也有龐大的家長義工隊,無論午膳、陸運會、水運會以及不同學校比賽或活動,都可以見到家長義工的身影,當學生在學校見到家長時,亦也會增加安心感和親切感,家長義工隊也為學生示範無私奉獻的精神。除了學生工作坊以外,學校亦也設有家長的工作坊,實現全方位的家校合作。

 

校長的話

陳淑儀校長

「希望學生成為正面樂觀、積極進取的孩子,我較為着重小朋友的生命,希望學生將來不論發展是如何或者夢想是甚麼,但最重要為人積極正面,積極進取不是要爭,而是就不足之處,去積極改善,不斷求進。家長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與能力,不要比較,按照孩子的能力去發展,在過程中,學校很願意和大家一起培育孩子的,但最重要是對小孩有信心,不要用負面言語打擊孩子。相信只要在一個互相關懷、互相尊重的氛圍下,小朋友即使現在走得慢一些,但將來的路都會是正面和幸福的。」

 

 

學生心聲

Cayton Lau 5年級

「我覺得上學最有興趣的就是跟同學聊聊天。平時一同分享生活上的事情,一起分擔壓力,而且平時我們會在小息和大息的時候,做一些運動,讓我們強健身體,讓我們不會那麼容易疲憊,也是挺有趣的。我平時最喜歡的科目就是數學,因為父母也很喜歡數學,在家裡都經常教導我一些額外的數學知識,所以我對數學有很大興趣。」

 

 

Angus Cheng 6年級

「我認為學校最吸引的課程就是 STEM 活動。除了普通的中英數科目之外,學校還會舉行一些多元化的活動,我們可以從中學習 STEM 元素等等,這些對學生發展非常有幫助,另外,我也很喜歡宗教活動,可以令我們理解到不同的核心價值。」

 

 

小一叩門面試貼士

學校非常重視叩門面試時孩子的態度與價值觀,這需長期培養而非臨時訓練,互相尊重的態度不僅是面試基礎,更是未來社會合作的核心能力,另外,「聲線控制」亦非常重要,家長應從小訓練孩子根據場合調整音量(如朗誦需洪亮,圖書館則輕聲),確保有效溝通。若說話過小聲,即便內容優秀也難以傳遞。學校通常於5月中開放小一插班(叩門)申請,6月展開面試,面試分兩輪,所有人都可進行第一輪面試。

 

學校資料

校網:31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制小學-男女校

宗教:天主教

辦學團體:天主教香港教區

創校年份:1968

校訓:力學明德 仁愛樂群

教學語言:中文及英文

師生人數:987人

班級:30班

設施:特別室包括:太空圖書館、川流教室、視藝室、音樂室、常識室、宗教室、運算思維教室、活動室、校園電視台、英語角。學校設施還有:籃球場、小一及小二茶餐廳、 Reading Café 、聖母山、魚池、園藝圃、八角亭

課外活動:基督小先鋒、 Action Song 小組、中文/英文/普通話(獨誦、集誦)、English is Fun、基礎日語班、 STEMER 、AI達人,LEGO EV3 編程、 DIY 大作戰、西方舞、極速「跳」動、田徑部隊、合唱園、公益少年團、幼童軍、女童軍、紅十字會、校園電視台、領袖培訓等

聯繫中學:/

地址:九龍油麻地海泓道10號

電話:2625 0766

網址:https://www.ycps.edu.hk

 

原文刊登於《媽媽寶寶》444期

雜誌詳情及訂閱優惠:http://bit.ly/42qpzP8

撰文:Carrie Chan|攝影:麥國明(部份相片由學校提供)

小學熱話|26/27小一入學申請懶人包 申請方法+重要日期+注意事項
小學 2025-09-02
小學熱話|2026/27小一直資私立入學 一文睇清開放日+申請時間+學費 (持續更新)
小學 2025-08-29
小學直擊|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 愉快學習模式 學生主導參與校隊事務 訓練領導力
小學 2025-08-27
小學熱話|專家教路10個培養A+精英秘訣 訓練邏輯+專注力 學習團隊合作
小學 2025-08-19
升小攻略|迎接小一新生活 開學前做足準備 調整作息+適應新環境+家校合作
小學 2025-08-13
小學直擊|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建立有愛校園特設無功課日 發展學生多元潛能
小學 2025-08-01
小學直擊|福建中學附屬學校6大學院課程 學生按興趣選修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小學 2025-07-30
小學直擊|一條龍名校 — 英華小學 專為男生設計的課程體系 培育學生多元發展
小學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