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直擊|聖類斯中學(小學部)兄弟情無處不在 豐富多元學習經歷 培養自主學習
辦學與教育理念
聖類斯中學(小學部)一直秉承鮑思高神父的教育理念-愛就是教育,並致力實踐他所提倡的預防教育法,當中包含理智、宗教、仁愛三大要素。學校不僅希望傳授知識,更重視培育學生成為謙卑、溫和、良善的人。另一方面,學校也致力發掘每個學生的獨特潛能,鼓勵他們自主學習,並讓他們在充滿關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學校特色
作為一所歷史悠久,並即將迎來百週年校慶的男校,學校以突顯男校教育的獨特價值為要務。學校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培養男孩子勇於表達自我、面對逆境時能展現堅毅不屈的精神。同儕之間,彼此存有一種深厚的「兄弟情誼」。這種情誼更延續於舊生之間,維繫接近百年,從無中斷。學校一直用心發展每一位男孩的獨特性,鼓勵他們常常懷着信心嘗試,並在過程中認識不足、努力學習。此外,在香港這國際都市中,學校揉合中西文化並匯集於教育之中,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為成為未來的社會棟樑奠定堅實的基礎。
兩文三語
在融合中西文化方面,聖類斯中學(小學部)作為一所英文小學,學生的英語能力一向表現出色。學校為使學生同時重視中華文化,特別設立「中華文化日」,內容包羅萬有,例如邀請家長烹製傳統美食供學生品嚐,安排舞獅表演營造節日氣氛,又聘請書法專家指導學生運筆書寫,更帶領學生參觀粵劇表演等等。至於教學語言方面,學校非常注重中英語文的均衡發展,因此,並非所有科目均採用英語教學,目前只有英文、科學和數學三科以英語授課。其他科目則以中文教授,而中文科則特別採用普通話教學,顯示中英並重,力求在強化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亦穩固中文的基礎。
專業師資
學校的老師普遍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專業資格方面,學校嚴格遵循「專科專教」原則,確保每位教師負責教授的科目都與其專業背景契合。特別是術科教師,不僅在專業領域有深厚的根基,更對所教學科懷有濃厚的興趣與熱忱。此外,學校積極鼓勵教師持續進修與專業發展,儘管聖類斯是一所私立學校,但仍全力支持教師在各自專業領域拓展。學校對教師進修絕對持鼓勵態度,透過不斷學習是最好提升教學品質的方法之一。
全年三次考試評估
關於課程與教學安排,在教材上,學校除了會選用出版社的課本,但同時也會根據校本需求進行調整。在考試安排上,學校理解考試壓力對學生造成的影響,因此已調整考試的密度與次數,由兩測兩考改為全年三次評估。這項調整旨在減輕學生壓力,讓學生有更充分的發揮空間,更深入地理解學習內容。學校在功課量的安排是合理且適中,校內推行了「飛鷹綠化計劃」,即在放學後由校內老師輔導學生完成功課。這項計劃深受家長好評,參與的學生大多能在下午五時左右完成所有作業,並由飛鷹導師協助檢查,對學生幫助顯著。

培養自主學習
關於未來的發展計劃與目標,學校今年以「網絡中探索,價值求正確,主愛內懷抱,積極導人生」為主題。聖類斯小學的學生能正確使用網絡,更明白天主的愛,從而有積極的人生。這一理念將持續貫徹於年度計畫中。為培養學生自發終身學習的態度,學校特別調整評估方式,例如將考試改為三次,正是基於對學生特質的理解。聖類斯學生如此出類拔萃,皆因學生具備獨特智慧與出色能力,而又透過適量的功課與考試,讓他們視評估為展現能力、了解自身水準的機會。當學生感受到評估是對自我能力的肯定與呈現而非壓力來源,便會更積極投入,甚至享受其中,從而真正實現自主學習的目標。
升學一條龍
聖類斯作為一條龍學校,學生達到一定要求後可直升中學,中學部約可接收八成以上的聖類斯小學畢業生。中學部是一所 Band 1水平的優秀學校,因此設有基本的學業要求。學校始終鼓勵學生做好充分準備,不能因歷年均有約八成錄取率而鬆懈,必須持續展現應有的學習水準。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學部的學生氣質十分相近,他們不僅各有才華,敢於表達自我,更展現豪邁與自信。這種勇於展現個人特質的氛圍,正是學校展現風格和特色。

豐富多元學習
聖類斯中學(小學部)學術成績優異,但絕不局限於課本上的知識。學校致力於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經歷,無論是課堂內外,活動皆多姿多采,旨在讓學生在勤奮學習的同時,也能透過各種實踐機會展示潛能。例如,在全方位學習日中,針對六級學生的不同需求,精心設計了結合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的行程,安排他們前往不同的地點:有些年級進行水底觀賞魚類的活動,有些遠赴外地參觀,還有些參與保齡球等活動。此外,聖類斯小學、中學又曾共辦交流團,例如極具意義的外蒙古朝聖團,小學部與中學部學生一同參與。作為一所天主教學校,這次行程不僅讓非教友的學生感受到主的臨在與愛,也讓他們見證了慈幼會神父在傳教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如何面對逆境。學生們還有機會參觀當地的孤兒院,並透過與中學部師兄的互動,深刻體會到彼此間的關愛與照顧,充分展現了聖類斯的特質。
聖類斯「兄弟情」
學校每級僅設兩班,每班約三十餘人,學生整體表現優秀,因此無需再區分精英班。學校尤其重視班級經營活動,學生之間的互助互愛正是聖類斯「兄弟情」的根源。同學之間建立深厚感情,老師也得以逐步建立獨特的班級風氣,進一步強化凝聚力。這樣的安排讓學生對班級有強烈歸屬感,也使校園整體氛圍更加溫暖有愛。聖類斯「兄弟情」精神,在各類比賽中充分展現。例如,近期學生在無人機比賽中奪得冠軍,過程中不僅展現技術能力,更體現了團隊合作與逆境應對。雖然在比賽關鍵時刻設備突發故障,他們僅剩數分鐘應對,卻能彼此鼓勵、協作克服難關,而這份情誼不只在小組中出現,亦擴展至整個班級。

音體藝發展
學校極為重視學生多元潛能的發展,尤其在音樂、體育、藝術、科學、舞蹈等領域的探索。學校深感自豪的是,絕不只著重書本學習,更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項課後活動,包括音樂、藝術、球類活動與劍擊等,同時也大力推動 STEAM教育,讓學生在科學與科技領域展現卓越才能。近年來學生在相關競賽中表現尤其出色。加上學校校舍佔地9,200平方米,空間寬敞,設施完善,並與中學部相鄰,資源共享。校內設有電腦室、圖書室,並正規劃建設科學實驗室,未來將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作的機會。此外,由於與中學共用部分地方,因此小學亦擁有足球場及看台等難得的設施。廣闊無邊的學習環境,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理想校園。

家校合作
學校極其重視家校合作,因家長是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老師為學生在校園裏的父母,而家長則是孩子在家中的導師,唯有雙方緊密協作,才能為孩子創造最理想的成長環境。因此,學校積極推動各項家校活動,家長也給予學校極大的支持。無論校內或校外活動,總能看到家長們自發親臨現場,擔任義工,為學校加油打氣。另外,每年有兩次「校長早晨」活動,每次各年級舉辦一天,讓校長與家長們面對面交流,加強彼此聯繫。校長更強調,隨時歡迎家長致電到校,與老師和校長溝通,學校亦必定會回覆家長的來電或訊息,更歡迎家長親臨學校,彼此坦誠交流,打破隔膜。
校長的話
陳靄媚校長
「我認為教育的最大的功能,不單單是讓孩子成才,更要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每個小朋友都會跌倒,最重要是跌到後,協助他們重新定向,指導他們正確方法,這樣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我不會因為小朋友不乖而怪責,而是用交談找尋原因。男生在小學時有時會有點迷失,最重要是幫助他們找到方向。」
學生心聲
伍卓逸 6年級
「我喜歡學校的大操場,因為小息的時候可以在那裡玩,我們每天上學都會經那裡進出,是很有象徵性的地方。我們經常會在那裡舉行大型活動,例如攤位遊戲、球類活動等等。學校最有趣的東西就是室內運動中心!因此除了有操場外,室內也可以做運動,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等等。我們還有一個圖書館,圖書館裡面什麼書都有,說得出就有。」
譚汶傑 6年級
「我最喜歡學校的足球場,因為足球場帶給我不少開心和不開心的時侯。開心的時侯就是和同學在學校開心相處,不開心的時侯就是有時會受傷。而我最喜歡的科目就是英文科,因為英文老師很友善。當我們有不會做的功課時,老師會很細心地教我們,考試如果我們考得不好時,也會上前安慰我們。每次我們在功課上有很多錯誤時,老師就會上前幫我們,教我們怎樣做。所以我最喜歡的課就是英文課」
小一叩門面試貼士
學校小一入學面試在十一月進行,分別有兩輪面試,第一輪是小朋友與老師一對一面試,第二輪是老師對家長,所有報名者都有第一輪面試機會。建議家長可提早帶小朋友參觀校園,參加學校的開放日和活動,避免小朋友因陌生感而在面試當日情緒不安。
校網:/
學校類別:私立
宗教:天主教
辦學團體:鮑思高慈幼會
創校年份:1927
校訓:學問與虔敬並重
教學語言: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師生人數:400
班級:13
設施:足球場、籃球場、雨天操場、室內活動中心、圖書館、STEAM多用途室、英語話劇室、音樂室、廣用室
課外活動:中詩集誦、英詩集誦、英語話劇、解難能力提升小組、奧數、STEAM、新加坡國際青少年科學家證書課程、足球、籃球、乒乓球、花式跳繩、田徑、劍擊、運動攀登、霹靂舞、游泳、藝術、合唱團、結他班、爵士鼓班、管弦樂團、各類管弦樂器班、公教同學會、升旗隊、幼童軍
聯繫中學:聖類斯中學(直屬中學)
地址:香港第三街179號C座
電話:25472306
網址:https://stlouisps.edu.hk/
原文刊登於《媽媽寶寶》4464期
雜誌詳情及訂閱優惠:http://bit.ly/42qpzP8
撰文:Carrie Chan|攝影:麥國明(部份相片由學校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