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心理學|BB特別痴媽媽?有戀母情意結?了解孩子心理發展5大階段


戀母情意結由來
戀母情意結一詞,來自希臘神話王子伊底帕斯的故事,伊底帕斯違反意願,無意中殺父娶了母親,是指兒子戀母仇父的複合情意結,源自心理學之父弗洛伊德的一個觀點。佛洛伊德提出的性心理發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包括了5個階段。
孩子心理發展5大階段
孩子心理發展階段1|口腔期(The Oral Stage)
約在0~18個月時,嬰兒的快樂來源是口腔活動,嬰兒會喜歡吸允、舔、咀嚼和咬東西,同時對照顧者也會開始產生依賴,但如果此階段的嬰兒需求沒能被滿足,就可能會對照顧者產生疏離感。長大以後,容易發展貪吃或咬指甲等習慣,甚至發展出過度依賴或較具攻擊性的性格。
孩子心理發展階段2|肛門期(The Anal Stage)
約在18個月~3歲時,小孩會從大小便排泄時所生的刺激快感獲得滿足。佛洛伊德認為,這時期訓練孩子上廁所要多誇獎、多鼓勵,這樣才會養成他們能幹、具創造力的性格。若是經常對小孩過度嚴厲或處罰孩子,就會養成他們死板的人格。
孩子心理發展階段3|性器期(The Phallic Stage)
約在3~5歲時,幼兒也開始能辨別出性別差異,並在潛意識中以父母中的異性者為對象,發展出戀父、戀母情意結(Electra complex)的重要階段。小孩會開始對同性父母產生敵意,並對異性父母產生依戀。所以,3-5歲是戀母情意結的高鋒期,試過,有位男孩叫媽媽同爸爸離婚,然後嫁給他的笑話。
若發展完全,男孩則可以內化「爸爸」所代表的意義,包含男性角色、價值以及氣質等。反之,若發展不完全,小男生則會視媽媽為自己的所有物,叫爸爸不要碰媽媽,或在睡覺時候喜歡擠在爸媽中間,這樣的行為就屬戀母情結。而有戀母情結的男生,當然不會真的愛上自己的媽媽,但是在往後尋找交往對象時,會容易愛上和自己媽媽相似的女性。
孩子心理發展階段4|潛伏期(The Latent Period)
約在5~12歲,這段時間,孩子會開始發展社交技巧、價值觀,以及培養和同儕之間的感情。戀母的情緒會改善。
孩子心理發展階段5|生殖期(The Genital Stage)
12歲以上、最後的時期,青春期,心理上也開始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識。母親的角色也改變了。
戀母情意結隨年齡改變
戀母情結並不是有問題或變態的行為。有些母親十分享受,也有些母親感到厭煩,重點是如何對待,經過某個歲數,孩子會愈成熟及獨立,戀母的情況也會降低。
原文刊登於《媽媽寶寶》426期
雜誌詳情及訂閱優惠:http://bit.ly/42qpz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