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動作揪出你的媽媽手!一文睇清媽媽手成因、症狀、改善方法

一個動作揪出你的媽媽手!一文睇清媽媽手成因、症狀、改善方法
日期:2021-11-11
剛出生的BB極需要被照顧,疼愛BB的媽媽少不免要親力親為,洗澡、餵奶、換尿片及哄睡一手包辦之餘,更要同時兼顧料理家務。如此勤勉的媽媽當然值得敬佩,但亦要留意正確的姿勢抱B,避免患上被稱為「媽媽手」的痛症。今期請來註冊物理治療師講解此症的成因及紓緩痛楚的方法,教大家踢走病症!

「媽媽手」是甚麼?

註冊物理治療師潘啟光指出,坊間所說的「媽媽手」即是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其主要成因是位於手背橈側(即拇指側)的支持帶出現增厚,壓迫到其下方的伸拇短肌及外展拇長肌的肌腱和滑膜,因而引致管道狹窄、管道兩端的肌腱及滑膜發炎腫脹的情況,嚴重時更會令肌腱的滑動受限造成黏連,會阻礙手指正常的活動並造成痛楚。 

媽媽手主要徵狀

  1. 輕微活動拇指會感到疼痛

  2. 拇指及手腕活動受限

  3. 手腕痠軟無力

  4. 手腕進行扭擰的動作會令痛楚增加

  5. 豎起拇指比出「like」的動作會引致劇痛

  6. 手部握力減少 

媽媽手常見成因

潘啟光表示,女性於懷孕至產後期間,身體會受到荷爾蒙改變的影響,令手部滑膜及肌腱容易出現水腫的情況,此時若孕媽媽抱B的動作及姿勢不正確,讓手指過份屈曲,則會有很大機會患上媽媽手。他提醒,除了媽媽以外,經常抱BB的爸爸、使用拇指或手腕進行重複性動作的職業,均有機會患上媽媽手。 

三類媽媽手高危人士 

  1. 親自照顧1歲或以下嬰孩的父母。

  2. 使用拇指或手腕作重複動作的職業。 

  3. 文員、侍應、髮型師、經常執筆、經常使用釘書機、經常用拇指玩電話 。

 

主要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

主要由醫生診症處方,使用消炎止痛類的藥物治療炎症。

口服藥物:消炎止痛藥,效果普遍不太顯著;而不少孕媽媽會擔心藥物對母乳質量有所影響,因而較少選擇。

局部注射藥物:把消炎止痛藥物或低劑量的類固醇,局部注射於患處,效果較為明顯。

  • 物理治療

使用不同的物理媒介協助患處的肌腱修復及改善發炎,有效減低痛楚。

熱療:使用類似熱毯、紅外線等器具,利用熱力滲透的方式,令血管擴張並加速血液循環。

電療:使用電流幫助刺激肌腱及肌肉,有助改善血液循環。

手法治療:當媽媽手已持續一段時日,除了肌腱發炎外,亦會令某些關節受影響而緊繃,需要使用針對性的手法治療以助放鬆關節。 

 

抱B訣竅

若患處出現急性症狀如紅腫、發熱甚至痛楚,可以在患處部位使用冰敷,減輕痛楚;待急性症狀消退,就可以進行暖敷,以改善患處血液循環。

不時按壓發炎肌腱或其附近的部位,亦有助紓緩痛楚。 

 

治療時間

視乎症狀的嚴重程度,潘啟光表示一般來說做8至10次的物理治療,媽媽手就能有明顯的改善;若患者的情況較為嚴重,則需要找醫生進行局部注射或外科手術,根治問題。

原文刊於:第195期《孕媽媽》2018年9月號 撰文︰楊琛琪 攝影:胡世榮、麥國明 模特兒:Isis 資料提供:潘啟光/香港痛症骨傷治療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
2024荷花至尊品牌|NewBorn MAMA 本港首個註冊醫生創立紮肚專門店 獨家紮肚技術 令瘦肚不限產齡
產後攻略 2024-01-24
母乳餵哺|埋身餵VS奶樽餵 一文看清優缺點 訓練BB咀嚼+說話
產後攻略 2024-01-21
母乳餵哺|母乳餵哺好處多 3個新手媽媽必知餵奶貼士
產後攻略 2023-11-22
產後攻略|乳房脹痛不是小事!可能患上乳腺炎 乳腺炎徵狀+成因+9大紓緩方法
產後攻略 2023-11-12
產後攻略|自然分娩VS剖腹產 7個產後傷口護理貼士
產後攻略 2023-10-06
母乳餵哺|母乳媽媽復工準備 持續哺乳的小貼士
產後攻略 2023-09-30
母乳餵哺|BB應甚麼時候戒夜奶? 3個母乳媽媽餵夜奶的好處
產後攻略 2023-09-14
產後攻略|精明媽媽選擇紥肚避免踩雷 拒絕二次紮肚有辦法
產後攻略 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