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健康 第203期《孕媽媽》2019年5月號
於19至20世紀初,人手調頭技術開始被法國和英國婦產科醫生接納及採用。於1980年代,人手調頭技術亦漸漸於美國興起。
相比以前,現代的人手調頭安全性較高,因為超聲波技術較先進、持續監察胎兒心跳、有藥物放鬆子宮,當有必要時也可進行麻醉。
香港情況
如於35至36周,胎兒仍未調頭,醫生會與孕媽媽商討人手調頭或剖腹產。在香港,選擇人手調頭的孕媽媽不多,根據其中一間醫院的數據,只有約7%的孕媽媽會選擇人手調頭,大多數的則會選擇剖腹產。至於是孕媽媽要求或是醫生建議作人手調頭,要視乎個別臨床情況,醫生會幫助孕媽媽作出決定,看看是適合做人手調頭還是剖腹產。執行人手調頭的婦產科醫生,需接受嚴格訓練,熟悉人手調頭的過程、運用超聲波及藥物以放鬆子宮。
人手調頭過程
胎兒何時調頭
方醫生表示,胎兒出生前在子宮內的姿勢十分重要,與孕媽媽會否順產或難產有重要關係。在正常的狀態下,胎兒浸泡於羊水中,因頭重腳輕的關係,自然會呈現頭下腳上的狀態,這在生產時最為順利。懷孕初期,胎兒會在孕媽媽的肚子裏轉來轉去,通常到30周以上才逐漸固定下來,而在懷孕36周後,大部份胎兒都已轉為頭向下,但仍有3至4的胎兒仍然腳朝下,稱為「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原因
人手調頭風險與成功率
成功率:40至60
風險:胎兒心率減慢,羊膜穿破、子宮穿破
胎盤分離:於過程中臍帶脫垂
施行緊急剖腹產機率:0.5
*人手調頭通常在產房附近進行。如果出現問題,必要時可以快速進行剖腹產手術。
不能作人手調頭情況
注意事項
採用人手調頭的孕媽媽應留意胎動及有否肚痛、陰道出血、破水,如有上述情況,應盡快求醫。
外國案例
美國一名孕媽媽雲妮莎(Vanessa Fisher)在懷孕38周時,由醫生進行了「人手調頭」。過程十分順利,她在3星期後成功誕下一名健康的男嬰。她回憶過程中身體承受了很大壓力,而感覺並不愉快,在某些位置甚至會感到疼痛,但信任醫生的專業技術,因此也忍着痛楚和咬緊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