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健康|益生菌緩解乳糖不耐症 減濕疹風險 推薦4大類別食物含益生菌


甚麼是益生菌
根據世衛定義,益生菌是微生物,適量食用對人體健康有利。最常見的益生菌有乳酸桿菌及雙歧桿菌,能夠抵抗胃酸及膽汁,直達腸道,抑制惡菌在腸道肆虐。
益生菌好處
1. 平衡腸道菌群,幫助消化吸收,減低寶寶發生急性肚瀉的機會,以及由輪狀病毒所引起的腹瀉
2. 調節腸道與大腦之間的聯繫,改善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問題
3. 刺激免疫系統,增加抵抗病原體的能力,減少感染風險,尤其對嬰幼兒和老年人
可與抗生素同服
其實肚瀉亦有機會是用抗生素而致,因為抗生素會將好、壞菌一併殺死,有機會擾亂人體腸道平衡,不過有報告顯示,如果同時進食益生菌可減少肚瀉情況,所以建議服食抗生素者,可進食適量乳酪或益生菌補充劑,以紓緩情況。
益生菌可緩解乳糖不耐症
有些小朋友喝牛奶後會出現腹瀉或胃氣脹的情況,有機會是患上乳糖不耐症,即是其體內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當乳糖進入腸道後未被分解,會在腸道內發酵,產生氣體和其他物質,從而引發不適症狀。一般患者通常在食用乳製品後30分鐘至2小時內出現,所以家長們可以留意寶寶在進食相關食物後,有否出現身體不適的反應。
乳糖不耐症患者可嘗試進食乳酪,益生菌會分泌能分解乳糖的酵素,有助於改善乳糖不耐症;此外,乳酪在製作過程中,益生菌利用牛奶中的乳糖發酵,使乳酪含有的乳糖量相對較少,因此乳糖不耐症患者食用乳酪後不會引起明顯的不適反應。
降低嬰兒濕疹風險
根據統計,香港約有16萬名14歲以下的兒童患有濕疹,其中5歲以下的幼童約有近1萬人受到濕疹困擾,皮膚出現紅腫、痕癢,甚至脱皮、流膿,不過有研究顯示,孕期婦女適量補充益生菌可能有助於降低嬰兒患濕疹的風險。如有家族敏感病史,媽媽可在產前或餵母乳時服食益生菌,寶寶日後患濕疹的機會可減一半。然而,益生菌的效果因人而異,並非所有情況都能達到預期效果,婦女在懷孕期間補充益生菌前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選擇適合的產品和劑量,以確保安全和效果。
適量食用益生菌
雖然益生菌對人體健康有益,但並不是食得愈多就愈好,因為人體腸道內由數百種微生物而形成的微生態系統,當中每種細菌都需有適當的比例共存,這才會達致平衡狀態,如果擾亂腸道平衡,可能會造成腸道負擔,不單止發揮不到益生菌的好處,嚴甚的有機會產生腸胃不適,例如出現腹脹、腹瀉及腹痛,亦有機會影響免疫系統。
4大含益生菌食品
1. 穀物根莖類:燕麥、番薯、粟米、小麥、糙米、紫米、山藥、薯仔、芋頭
2. 蔬菜類:紅蘿蔔、番薯葉、蘆筍、洋蔥
3. 水果類:木瓜、香蕉、蘋果、奇異果
4. 豆類:黃豆、黑豆、毛豆
資料提供:雷嘉敏 / 英國註冊營養師
原文刊登於《媽媽寶寶》第442期
雜誌詳情及訂閱優惠:http://bit.ly/42qpzP8